EN
https://www.gov.cn/

“言出必行”,李克強在博鰲,為何特別談到它?

2019-03-29 11:12 來源: “上觀新聞”客戶端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有法可依”意味著,既要“有法”,還要“可依”。正所謂“言出”之後,更要“必行”——在前者劃定預期之後,更需要通過後者,讓預期變得牢靠、轉為現實。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一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鄭重宣示言猶在耳。當時他特別強調,要加強知識産權保護。

3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再度闡明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和誠意。他特別表示,中國將“平等對待內外資企業,切實維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並對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再作承諾——

“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經提請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次修法將引入加倍懲罰的賠償機制、大幅提高法定賠償額,要讓嚴重侵權假冒者承擔付不起的代價。不允許強制轉讓技術。”李克強説,“我們言出必行,對違法者依法嚴肅處理。”

顯然,高層一再強調知識産權保護,意在凸顯對産權保護的特殊重視。而後者,恰是市場中最牽動人心,也最易出現“痛點”的“命門”所在。

産權保護的背後,是公正、平等、法治化的市場秩序,對於一個開放市場而言,這是最重要的“基本盤”。産權保護到位與否,直接決定市場環境的優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含金量、決定著對外開放的成果和效能。缺了這個基本盤,即便在優惠政策、特殊待遇等方面給出再多增量,恐怕都會無功而返。

時下的世界經濟,並沒有擺脫密布的不確定性陰雲。穩預期、提信心,是全球關切,也是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去年至今,高層已經多次強調,中國應對挑戰,不搞“大水漫灌”強刺激,也不會留戀曾經的粗放增長,更不會為了眼前不惜代價、竭澤而漁。如何頂住下行壓力?關鍵靠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由此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

有活力,先要有信心;市場主體有信心,先要求市場環境可預期。最大、最可靠的可預期因素,不在別的,正在於穩定而良好的市場秩序,在於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和微觀監管執法兩個方面的發力,來堵塞“不法”的空間。

兩周前,作為中國外商投資領域基礎性法律的《外商投資法》,在全國人代會上獲高票通過。這為外商在華投資給出了明確的開放信號,亦為中國的進一步擴大開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砝碼。其中尤其引發關注的,就是針對産權保護的明確重申,及對營造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和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營商環境的重點表述。

對市場主體而言,這無疑是制度層面的正向信號。而同時,“有法可依”意味著,既要“有法”,還要“可依”。正所謂“言出”之後,更要“必行”——在前者劃定預期之後,更需要通過後者,讓預期變得牢靠、轉為現實。

值得期待的是,針對《外商投資法》的落實行動,正在加速展開。

同樣在博鰲論壇上傳出的消息:為確保《外商投資法》有效實施,中國政府已啟動配套法規、規章制定工作,以細化《外商投資法》確定的主要法律制度,形成可操作的具體規則。這件事將在年底前完成,確保明年1月1日與《外商投資法》同時實施;並且,有關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凡是與外商投資法不一致的,都要堅決予以廢止或修改”——這部曾一度被外界擔心會否太過“原則性”、能否形成有效有力保護的法律,正在用具體的路線圖時間表展現發力決心。

而在此基礎上,後道的“有法必依”,以及“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都會承載更多更深期待。對於各級政府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長久考驗。

政府既是正常市場秩序的守衛者,本身亦是一個需要切實自律、並充分接受監督的主體,政府部門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向市場主體釋放信號。市場始終期待政府放出正向而積極的信號,而這些信號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一樁樁個案、一次次行動中體現出的“言出必行”。無論是市場最為關切的産權保護領域,還是處理同市場相關的種種問題,一切具體的微觀行動,都要尊重規律,順應期許,合乎制度設計的初衷,並且兌現宏觀層面的莊重許諾。這是有為政府的應有之義。

中國歷來是重信用的國度,“言出必行”,自然也應當是一貫的遵循——對內,這是政府對市場作出的莊重承諾;對外,這是中國向世界展現的大國擔當。(朱珉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