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唐山“粽子村”抱團闖出致富路

2019-06-07 18:4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石家莊6月7日電(記者 楊帆)端午節前幾天,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豐山村的張秀雲家異常忙活。糯米、豆沙、蜜棗、粽葉,全家10余口人和10多個雇工指尖一收一攏,緊實精緻的粽子就脫手而出。

在豐山村,全村301戶中有60余戶和張秀雲家一樣,端午節前的一個月時間裏天天忙到通宵。儘管如此,市場上的“豐山粽子”仍時有脫銷,“想招包粽子的雇工一人難求”成了這60余戶家庭“幸福的煩惱”。

豐山村是近百年來形成的移民村落,村民一直延續著端午前後包粽子並送粽子的習俗,粽子品相味道俱佳,但豐山粽子由“禮品”變為“商品”僅僅是在2014年。

當時,上任不久的村主任陳寶樹為了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粽子節”,以包粽子大賽等形式吸引了周邊鄉鄰的廣泛參與,豐山粽子的名氣由此大振,一舉打開銷路。

此後,加入生産、銷售粽子的村民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幾戶到目前的60余戶,豐山村真正成了“粽子村”。為了保證粽子品質,各家嚴把原料質量關,有的粽子大戶專程開車前往保定白洋淀購買新鮮的葦葉。

記者採訪時了解到,2018年全村粽子銷量15余萬公斤,産值300余萬元。張秀雲家作為粽子大戶,乾脆全年365天生産銷售手工粽子。常年在張家打工的64歲村民李子英告訴記者:“我一天包500來個粽子,能掙150元,不比壯勞力差。”

豐山村粽子産量已經跟不上訂單數量了。為此村委會依託該村合作社,吸納87%的村民入股,走標準化生産、集約化經營、科學化管理的路子,培育品牌、加強營銷,全村抱團闖市場。如今,真空包裝的粽子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已遠銷全國各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