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北京市“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奮力譜寫偉大祖國首都發展新篇章”舉行發佈會

2019-09-19 12:40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省(區、市)系列新聞發佈會,2019年9月19日(星期四)上午10時,請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吉寧,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林克慶,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圍繞“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奮力譜寫偉大祖國首都發展新篇章”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宗超 攝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今天這場發佈會也是這組系列新聞發佈會的最後一場,我們非常高興請來了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吉寧先生,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林克慶先生,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先生,請他們圍繞“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奮力譜寫偉大祖國首都發展新篇章”這個主題介紹北京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我們有請陳市長作介紹。

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 陳吉寧: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在舉國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非常高興在這裡與大家見面,向大家介紹北京70年來的發展變化。首先,我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2100多萬北京市民,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北京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70年來,北京作為偉大祖國的首都,與時代同脈搏,與國家共奮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地區生産總值由2.8億元提高到3萬多億元,人均GDP超過14萬元,邁進了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水平,首都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歷史性成就。我們總結了一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個方面是:首都功能和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大家都知道,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堅持把政治中心服務保障放在首位,全力維護首都政治安全,努力為中央黨政軍機關創造高效、有序、優質的政務環境,重大國事和政務活動常態化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形成了“北京服務”品牌。我們精心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深度融合,彰顯了“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鮮明城市特色,使北京成為更具有包容性、多樣性的現代化大都市。北京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國際交往務實活躍,國際高端論壇、知名展會、頂級賽事等接續舉辦,民間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開展,日益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充分發揮北京的人才和科技資源高度集聚優勢,科技創新實力大幅度提升。北京的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17%,遠超過創新型國家和地區2.5%的水平。在全國領跑世界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有一半來自於北京,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四個中心”功能提升,也帶動了城市面貌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比如軌道交通從無到有、成網運行,我們現在的地鐵總里程數已經達到636.8公里,是世界上地鐵線網最長的城市之一,由馬車上的城市變成一個軌道上的大都市。還比如我們的污水處理,從零起步,到目前城市污水管網基本全覆蓋,污水處理率達到93.4%,達到發達國家城市水平。昔日“龍須溝”也徹底走進了歷史。另外,大家可以看到,綠色成為北京城市的底色,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前的1.3%提高到今天的43.5%,北京日益成為水清岸綠、森林環繞的生態宜居城市。

第二個方面是: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元左右提高到6.2萬元,消費支出百倍增長,特別是服務性消費成為主導,人均期望壽命由52.8歲提高到82.2歲。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常住人口受教育年限從5.3年提高到12.5年,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在校學生規模,由不足2萬人增加到86萬人左右,一批高校進入了國家“雙一流”建設之列。在醫療服務方面,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民覆蓋,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全國領先,我們率先建立了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標準逐年提高。另外,人均住房面積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5倍多,住房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首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第三個方面是:城市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空前提高。大家都知道,北京馬上要舉辦冬奧會,屆時北京將成為國際上唯一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亞太經合組織北京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圓滿成功,向世界展現了包容自信的中國形象。北京全面開放水平在這個過程之中也大幅度提高,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大家都關心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月底前即將正式通航,屆時北京將進入航空交通“雙樞紐”時代。另外,總部在京的世界500強企業達到56家,位列全球第一,在京外國機構3萬餘家,亞投行等重要國際組織總部也在北京落戶,國際友好城市達到56個,北京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5次視察北京、7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為我們做好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按照黨中央要求,緊跟新時代步伐,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奮發有為地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朝著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目標闊步前進。

總結起來包括四個方面的工作,在這裡給大家作個介紹。

一是全面實施新版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發展方式深刻轉型。我們把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升“四個服務”水平作為首都發展的全部要義,圍繞實現“都”的功能來謀劃“城”的發展,以“城”的更高水平發展來服務保障“都”的功能。最近,我們修訂並實施新的城鄉規劃條例,充分運用法規、規範和政策引導等手段,嚴格落實人口規模、建設規模的雙控,嚴守人口總量上線、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做到公開透明,依法保障規劃不折不扣得到落實。北京作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型城市,我們積極探索在減量剛性約束下如何實現城市更新和高質量發展。去年,我們城鄉建設用地減少了34平方公里,建設面積減少1200多萬平方米,但是我們的全員勞動生産率從2017年的人均22萬元提高到去年的人均24.4萬元,勞動生産率的提高速度遠遠高於資源要素減量帶來的影響。同時,城市人居環境也在穩步改善,特別是空氣質量持續好轉,由過去的“APEC藍”到“閱兵藍”到今年的“常態藍”,PM2.5年均濃度2018年比2013年累計下降43%,今年1-8月進一步大幅度下降,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特別是8月僅23微克/立方米,成為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最低值。北京的做法和經驗也得到聯合國環境署高度評價,他們認為,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用20年的時間走完了倫敦用30年時間、洛杉磯用60年時間走完的大氣污染歷程,為世界其他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了北京經驗和北京樣板。同時,北京的交通秩序、交通擁堵狀況也得到逐步改善。比如停車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我們加快建設“慢行系統”,今年上半年,我們撤除隔離護欄大概有700多公里,這些措施帶來的是高峰擁堵情況逐步降低,現在降低到5.24,交通擁堵得到了緩解。還有城鄉水環境質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在這裡特別向大家報告,近三年,我們平原地區的地下水埋深回升了2.72米,密雲水庫蓄水量也由2015年的10億立方米增加到26.7億立方米。

二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空間格局實現歷史性重塑。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走過了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核兩翼”聯動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兩翼”就是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我們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定有序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提升了首都功能和城市品位。大家看到,三里屯“臟街”已經華麗轉身為“凈街”,玉河北段河道重現“水穿街巷”美景,我們也做了第三方調查,市民對疏整促滿意度達到94%以上。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今年首批35個市級機關、1.4萬人順利遷入,城市副中心,一大批重點工程,包括環球主題公園、學校、醫院等重點項目總體進展順利,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拉開。我們全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切實做到雄安新區需要什麼我們就主動支持什麼。北京特別支持建設的“四個交鑰匙”工程,我們叫“三校一院”,已經啟動建設。京津冀的交通、生態和産業三個重點領域實現率先突破,環首都“半小時通勤圈”覆蓋區域逐步增加,“軌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累計增加50萬畝,北京輸出到天津、河北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達到780億元,北京企業到京冀投資的認繳出資額超過7000億元,輻射帶動效應逐步顯現,京津冀地區正在成為引領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三是大力推進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城市發展動能加速轉變。我們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實施“9+N”系列政策措施,最近我們還在推動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大力提升企業申辦工程項目的施工許可、不動産登記、跨境貿易等便利性,我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小微企業獲得電力“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專項服務,為我國營商環境在世行排名大幅度提升作出了北京貢獻,去年在國內22個城市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北京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北京也是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與自貿試驗區、CEPA共同成為對外開放的新實踐。目前已經經過三年兩輪試點,形成了68項開放創新舉措,外資企業登記備案“單一窗口、單一表格”受理等試點經驗向全國推廣。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兩年,一大批外資企業,包括比如標準普爾、穆迪、惠譽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以及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等一批知名外資金融及服務機構紛紛落戶北京。在科技創新方面,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高精尖産業蓬勃發展。去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將近5000億元,大概佔全國的三成;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總收入近十年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2.5萬家,特別是金融、信息、科技等優勢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

四是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我們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深化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對於市民訴求、媒體曝光、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問題,大力推行“接訴即辦”,用心用情解決好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和煩心事。我們的教育投入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是北京財政投入最大的一筆支出,每年有一千多億,深化各類教育改革,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同時,全面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在醫療方面,深化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分級診療成效明顯,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全面推開,群眾就醫體驗持續改善。同時,我們也在加快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滿足老年人就近養老需求。我們建立共有産權住房制度,加大各類保障性住房籌集建設力度,努力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著力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加快補齊群眾身邊的便民店、公共綠地等服務設施。給大家報一個數,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已經達到80%,“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城市社區覆蓋率達到94%,人民群眾生活更便利、更舒適。

展望未來,我國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思想指引方向,新征程催人奮進。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努力建設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

我先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提問。

胡凱紅:

謝謝陳市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在蓬勃興起,請問北京如何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謝謝。

陳吉寧:

首先感謝您對北京科技創新工作的關心。北京最大的優勢,就是人才的優勢和科技的優勢。從創新資源上來看,北京有豐富的人才和科技資源,我們有90多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12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有86萬左右的在校大學生,以及2.5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質量上看,北京的創新資源更好一些,頂尖人才最好的學科和最佳的實驗室有一半在北京,北京研發投入強度是6.17%,穩居全國首位。每年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全國十大科技進展中,每年都有大概一半是來自於北京的。從創新活力上看,北京也是當之無愧的全球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城市,我們每天新産生約200家創新型企業,創業投資金額和案例數都佔全國的30%左右。大家如果看科技創新的VC/PE投資,全球的城市,北京僅次於矽谷。在最新的獨角獸榜單中,北京有82家企業入選,佔全國近一半。在一些優勢的創新領域,北京的特色就更加明顯,比如在人工智慧領域,全國60%的人工智慧人才聚集在北京,全球人工智慧企業100強中,中國有6家,其中北京有5家。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國家責任。所以我們把科技創新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主要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創新制度的建設。二是創新生態建設。三是創新文化的建設。下面我把這三個方面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

在創新制度方面,我們圍繞科研管理、績效評價、科技成果權益、長期資本支持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突破,這都是解決科技創新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目的就是要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我們出臺了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28條,給予科研人員更多的寬容和信任,讓科研經費既要花好,也要好花。我們組建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研究中心等多個新型研發機構,通過這些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來解決科研的組織管理形式,形成長期穩定的支持和開放靈活的用人機制。我們還特別建立了規模為300億元的科技創新母基金,帶動和吸引社會投資,可以放大到1000-1500億元,這個基金最重要的特色是它的資金投入期限可以是10-15年,這是投資最長的創新基金了。通過這個母基金的建立,就是要解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不足的問題,鼓勵創新主體開展硬科技、深科技的長期持續創新。

最近,我們正在加快研究推動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這是個地方的立法,我們希望以法律的形式,對科技成果的權屬、轉化收益分配、勤勉盡職免責等作出明確規定,核心是要解決科技成果的産權問題。科技成果産權由過去的國家單位擁有轉化為科技人員可以個人擁有,國家可以參與分配,但是産權可以是個人的。有的科學家跟我説,如果這個條例出臺的話,將實現他們盼望已久的“自己生的孩子可以自主培養成人了”。

在創新生態方面,我們主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強化空間生態佈局,就是要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在有限的空間內高強度集聚,使這些創新主體之間發生化學變化。重點是抓好“三城一區”的建設,三城是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一區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關村科學城系統佈局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提高對全球創新資源的開放和集聚能力,強化城市創新形象,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

懷柔科學城重在長遠的科學佈局,建設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地球系統數值模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大科學裝置,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在未來科學城東區,當前工作重點是盤活央企的存量資源,引入多元化創新主體,打造“能源谷”;西區推動沙河大學城科教融合,特別是把中關村生命園作為全市醫藥健康産業發展的爆發點,通過開放式引入專業化團隊,深化園區運營管理體制改革。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前不久完成了擴區,主要是承接轉化“三大科學城”的技術成果,打造開放型、創新型産業集群和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同時銜接與天津、河北創新産業鏈的協同。

二是強化産業鏈生態建設,主要以核心企業、底層技術和公共創新平臺為依託,通過加強配套條件的建設,形成産業鏈創新要素集聚,推動産業之間相互支撐和協同創新。2017年我們發佈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0個高精尖産業發展指導意見,也制定了相應的財政、土地、人才等配套政策。比如説土地政策,全面推行産業用地全生命週期管理,實行土地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後讓,産業用地只能用在産業,創新用地只能用在創新,支持建設標準廠房出租給企業,這樣既大幅度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也防止囤地炒地。比如在人才政策方面,我們圍繞創新鏈,大幅度拓寬了人才的寬度,不僅關注科學家,而且把創業的投資者、工程師、知識産權律師、産品經理都納入到創新人才體系中來予以支持。2018年以來,共有3500多名人才辦理了引進落戶手續。同時,我們也高度關注解決人才的高度問題,重點引進和培養一批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行業領軍人才。最近,市裏又專門拿出3000多套人才專家公寓予以支持。

我特別想説一下,當前人類面臨很多全球性的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需要各國科學家共同努力,加大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我們在這裡也誠摯地歡迎世界各國科學家和創業者來京發展,我們將提供更加便利的科研和生活條件。

在創新文化方面,大力加強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工作,設立知識産權法院,依法懲治侵害知識産權行為,顯著提高知識産權侵權違法成本。最近我們面向中小微企業特別建立了知識産權保險制度,提高知識産權保護能力和水平。另外,我們也加大了對科技型小微企業“雪中送炭”的力度,設立100億元的融資擔保基金,通過天使投資、投貸聯動、知識産權質押貸款等多種方式,來完善對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服務。

最近,我們制定實施了加快應用場景建設方案,依託城市治理、政務服務,以及冬奧會、世園會、大興國際機場等重大活動重點工程,發佈首批十項重大應用場景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30億元;同時,每年面向中關村創新主體徵集一批新的應用場景。我們也特別注重加強創新教育,提高市民的創新意識,讓尊重知識、尊重創新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

總之,通過不斷地完善創新制度、優化創新生態、倡導創新文化,我們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裡,謝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請問,過去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接下來如何深入推進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謝謝。

陳吉寧: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們常務副市長林克慶同志來回答。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林克慶: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過去五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三地的共同努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應該説進入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18日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好發揮北京作為“一核”的帶動作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更大進展,使京津冀地區成為引領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我想從三個方面介紹相關情況:

第一,積極穩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堅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結合,加強央地聯動,採取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積極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並鼓勵具備條件的學校、醫院整體搬遷。與此同時,更加注重優化提升,切實用好疏解騰退空間,同步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城市生活品質,讓老百姓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第二,集中力量推進北京新兩翼建設。一方面,繼續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切實做到雄安新區需要什麼就主動支持什麼。我們以首善標準來抓好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的三所學校、一所醫院的“交鑰匙”項目,規劃建設好雄安新區的中關村科技園。另一方面,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堅持一年一個節點,高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現在首批市級機關已經順利遷入辦公,我們將著眼于提高副中心的承載力和吸引力,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配置教育、醫療、文化等功能。這方面的任務主要包括:建設城市副中心站綜合疏通樞紐,7號線東延和8通線南延今年年底通車;抓好北京學校、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建設;城市綠心今年要完成8000畝綠化任務,亮出整體形象;另外圖書館、博物館、劇院三個文化設施建設,力爭今年年內開工。我們還將發揮首批市級機關搬遷的示範帶動作用,有序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建設,推動適宜的功能和産業向副中心轉移,提高副中心的産業發展層級。同時,我們還將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産業向廊坊的北三縣延伸佈局,更好發揮副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

第三,推動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任務落實。在交通方面,我們將加強區域互聯互通,年內京雄高速將開工建設,京張鐵路將建成通車。在生態方面,深化區域大氣、水污染聯防聯控聯治,支持張家口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推進永定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的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在産業方面,深化三地産業政策銜接與園區共建,在區域內延伸創新鏈、産業鏈佈局。

大家都很關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情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馬上就要正式通航了,北京將進入航空交通“雙樞紐”時代。我們同步規劃建設了機場外圍綜合交通項目,著力打造集航空、高鐵、城際、地鐵、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交通網絡。同時,依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規劃了15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其中北京佔50平方公里,河北省佔100平方公里。前不久,總面積19.97平方公里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自貿片區揭牌,我們將與河北省一道,創新跨省域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共同將臨空經濟區及機場自貿片區建設好、發展好。

我們相信,作為新時代首都的重大標誌性工程,作為展示大國形象的新國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必將成為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謝謝。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北京是著名古都和歷史文化的名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北京視察,作出重要指示,都反復強調了要堅持和強化首都“四個中心”的功能定位和核心功能,這其中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應該説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請問,北京在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陳吉寧:

謝謝您關於文化中心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宣傳部長杜飛進同志回答。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杜飛進:

非常感謝這位記者朋友對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工作的關心和關注。大家知道,北京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著名古都,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化中心一直是北京作為首都的重要功能。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是首都文化的基本構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重要指示,著力發揮全國文化中心作用,積極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北京正在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魅力之城,並朝著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脈標誌闊步邁進。我想從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所作的工作及其成效。

第一,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中國精神成為首都城市的鮮明底色。70年來,北京始終站在學習傳播黨的科學理論的最前沿,著力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近年來,我們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研究闡釋,走在全國前列,持續推進這一重要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我們著力推進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城市治理,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和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全過程,融入市民生産生活的各方面,努力建設社會風氣和道德風尚最好的城市。市民公共文明行為指數連續13年攀升,以“檸檬黃”“志願藍”“平安紅”為代表的446萬名註冊志願者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26萬“北京榜樣”遍佈城鄉,其中的優秀群體今年初成為全國“時代楷模”,“學榜樣,我行動”蔚然成風。我們立足北京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加強中國共産黨早期革命活動、抗日戰爭、籌建新中國這三個主題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挖掘弘揚紅色文化,增強人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第二,傾力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使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70年來,我們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有機更新,使北京成為一個保有古都風貌的現代化大城市,成為擁有世界文化遺産最多的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大力推進故宮、天壇、頤和園、週口店遺址等世界文化遺産的保護,推進中軸線申遺和老城復興,推進衚同和四合院、會館、名人故居等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使“老北京新氣象,老衚同新生活”成為今天北京的生動寫照。我們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保護建設,著力構建歷史文脈與生態環境相互交融的城市空間結構。我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京劇、崑曲、評劇等傳統戲曲成為新時尚,燕京八絕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人們熱捧,“我們的節日”文化活動激發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廣大市民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

第三,著力提供品位高、覆蓋廣的文化産品、文化服務,使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70年來,北京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産品、文化服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從強到優,實現了從保基本到高品質的全面躍升。博物館從50年代的14家增加到今天的179家,公園由50年代的6個增加到今天的700多個。這些年來,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建成,國家大劇院、首都博物館、北京圖書大廈成為文化地標,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等重大文化設施即將開工建設,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將於後年向公眾開放。149家大小劇場、329家電影院、5800多家公共圖書館、上萬家文化館站遍佈京城,去年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11.7本,這個數字遠遠高於其他城市。可以説,濃濃書香溢滿京城。全市平均每天上演文化演出近70場,電影8400多場次。文藝精品力作層出不窮,像大家熟悉的《戰狼》《紅海行動》《流浪地球》《平凡的世界》《最美的青春》《天路》《北上》等一大批體現國家水準的北京作品叫好又叫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剛剛揭曉不久的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北京以10部獲獎作品榮登榜首,創下歷史之最。首都城市創新氛圍日益濃郁,創新活力不斷迸發,為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注入文化因子、厚植文化沃土。創意設計、動漫遊戲、網絡視聽、電子競技等新業態不斷涌現,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體育日益融合發展,現代文化産業體系日益健全。

第四,著力推進文明交流互鑒,使大國首都文化影響力日益擴大。我們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在首都頻繁展開。著力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全力保障國家主場外交活動,辦好重大文化活動,像“千年之約”等殿堂級的文藝演出受到了廣泛讚譽,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旅遊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活動産生了廣泛影響,一流的國際院團、國際藝術大師在京演出已經成為常態。“歡樂春節”“北京之夜”“北京周”等文化活動走向世界各地,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日益彰顯,北京已成為展示大國文化自信的首要窗口。

我就介紹到這裡,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去一個營商環境更好的地區投資是每個企業的夢想。去年我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中的排名大幅提升,北京作為樣板城市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和百姓的獲得感。請問,北京為改善營商環境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陳吉寧:

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率先加大營商環境的改革力度,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北京的一項政治任務,也是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基礎。對政府來講,改善營商環境的工作,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我們在工作中堅持一項重要的原則叫“兩個對標”。一是對標企業和群眾的需求。過去辦事情,是按政府各個部門的流程設計出來的,我們叫“政府端菜”,今天要改成老百姓要怎麼辦事,不是政府各個部門怎麼做事情,變成了“老百姓點菜”。政府從過去“我要怎麼辦”變成“企業和群眾要我怎麼辦”,這是一個系統的、深刻的變革。另外,是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最佳實踐,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推動工作重心由過去的注重事前審批到關注事中事後監管轉變,構建以信用為基礎、以法治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制。重點開展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即“好、快、省”——方便辦、加快辦、省錢辦。

一是方便辦。對企業和群眾辦事來講,我們的理念是,只有一個政府,沒有政府的各個部門。企業和老百姓到政府辦事,只進“一扇門”,只跑“一個窗”。我們加大“一門、一窗、一網、一次”改革力度,不斷提高辦事便利化程度。

“一門”,就是辦事只進政務服務大廳這“一扇門”,推動政府各個部門的辦事事項都要進服務大廳。今年我們將實現各級80%的事項“一門”辦理。同時打破各個區域的劃分,推動“全市通辦”“全域通辦”,你進哪個服務大廳辦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你在東城,到海淀辦事,也是一樣的,在全市任何一個大廳都能辦同一件事情。

“一窗”,就是進了服務大廳這個門,不用再找哪個部門的窗口,你就到一個窗口,我們叫綜合窗口,實現“一窗通辦”“一窗辦結”。我們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面開始實施綜合窗口,同一事項在不同窗口辦理沒有差異。今年將實現70%的事項“一窗”分類受理。

“一網”,就是建設全市一體的政務服務網,實現“一網通辦”。去年,市、區兩級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今年我們要重點解決網上不好辦的情況,以“通”為核心,以“辦”為關鍵,圍繞部門數據共享和用戶體驗進行完善和突破。過去辦一件事情要填很多表,現在不需要了。著力提高網上辦理深度,大力推進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智慧辦,這樣就不用到服務大廳了,實現更多事項從“網上可辦”向“一網通辦”轉變。

“一次”,就是通過推動“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和群眾少跑腿,我們現在已經實現市級各個部門的數據全部上雲,全部共享,今年市區兩級各拿出400-600項高頻事項,力爭實現“最多跑一次”或者“一次不用跑”。

二是加快辦。只提高每個部門的效率,解決“加快辦”的效率是有限的,我們必須精簡環節,優化流程,提高服務標準。所以,“加快辦”,政府內部的改革就是一個“減”字,減事項、減環節、減證明、減材料、減時間。特別在這裡向大家報告一下,我們全部取消了“其他”兜底事項。老百姓辦事最難的,是你辦每件事情填的表後面都有個“等材料”,這也不知道這個“等”是什麼材料。我們把全部的“等”字去掉了,這樣就提高辦事的透明度、公開性、可預期性,也大大提高了企業和老百姓的辦事效率。我們圍繞建築許可、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登記財産、獲得信貸、辦理破産等方面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幅度減少環節,壓減時間,節約成本。

時間關係,舉兩個例子。比如,在建築許可方面,我們去年對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推出包括審批、監管、驗收、登記的全封閉式項目管理模式,辦理環節由過去22個壓縮到5個,辦理時間由過去137.5天壓縮到20天。對於一些大的項目,社會投資項目,我們去年開始推行“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套機制”“五個一”審批,這個時間比簡易長一點,但是也壓縮到45天以內。開辦企業方面,發佈新版“e窗通”企業開辦網上服務平臺,合併辦理申領營業執照、刻製公章、領用發票、員工信息採集等環節。過去開辦企業有四個環節,大概需要8天的時間能夠辦完,現在已經壓縮到就是一個環節,一天辦完,正式邁入了“1時代”,實現“一天領執照,當天領發票”。我們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比如説財産登記,我們在海淀採用區塊鏈技術,不動産登記,買賣雙方只需要攜帶手機身份證就能完成交易。多長時間呢?材料核驗時間只需要2分鐘。這就是高科技帶來的行政體制改革變化。

三是省錢辦。就是要大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費用支出,推動企業有更多資金用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創新上。一是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地方權限範圍內,各項稅費減徵在北京都是頂格實施的。比如説,按50%最高幅度減徵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費”。今年前8個月,新增減稅降費1368億元,企業和個人普遍得到實惠,預計全年減稅降費近1800億元,這個數在全國各省(區、市)是最多的。

近兩年,我們推出一系列減費舉措,來減輕企業的支出。比如開辦公章,在北京開辦企業,公章是免費刻製的,每年可以為企業大概節約6000萬元;實行施工圖審查政府購買服務,每年可以節省3.5億元;推行建設工程招標全過程電子化,降低交易成本6億元;對小微工程實行供水、供電、供氣“三零”服務,這個每年節省約8億元;這幾項加在一起,大概每年為企業讓利近20億元。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們會再接再厲,傾聽企業和老百姓的呼聲,以更大的力度完善政府服務,努力把北京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請問有關文化産業方面的問題,現在文化産業已經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請問北京如何推動文化産業的高質量發展。

陳吉寧:

文化的問題,還是請杜飛進同志來回答。

杜飛進: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對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的關注和關心。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北京文化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聚焦文化産業發展引領區建設,推動文化産業提質升級,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大到優,使全市文化産業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精準施策,讓文化産業“強”起來。文化産業作為北京重要支柱産業,佔GDP比重始終保持增長態勢,從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實現收入1.07萬億元,是2013年的2倍。我們把數字創意和內容版權作為兩大主攻方向,先後出臺推動文化産業創新發展、“文化+金融”“文化+科技”等系列政策,文化産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文化産業核心領域優勢明顯,新聞信息服務業實現收入佔全國一半以上,影片産量佔全國近一半,版權登記數量佔全國四成,創意設計服務業收入和廣告經營額佔全國的四分之一以上。北京作為各大金融機構總部的聚集地,文化金融市場充滿活力,私募股權融資金額佔全國近六成,文化産業並購規模佔全國三成以上,並購活躍度在全國是最高的。

二是精心培育,讓優質文化企業“聚”起來。我們採取精細化服務模式,為重點企業和市級文創園區企業量身定制“服務包”,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攬子平臺式服務,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統計表明,北京新三板掛牌文化企業佔全國三分之一,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及提名名單、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000多家,文化領域獨角獸企業佔全國一半以上。人們經常體驗的一些文化産品和服務,比如像看信息的今日頭條、刷短視頻的快手、追熱播劇的愛奇藝、購買電影票的貓眼、去旅遊的馬蜂窩等等,都來自北京的文化企業。

三是精美塑造,讓城市文化空間“靚”起來。我們出臺保護利用保護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市級文創園區認定管理等政策文件,著力構建文化産業功能區、市級文創園區、示範園區、文創街區等多層次、立體化的文化産業空間體系。越來越多記錄著新中國發展歷程的工業遺産、商業街區已成功轉型為文化空間,成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力量。比如從百年首鋼到798,從郎園到751,工業遺存與現代文明相融相生,夜遊博物館、24小時實體書店、深夜劇場,還有不打烊的電影院、紅紅火火的文化綜合體,點亮整個“夜京城”。

四是精品薈萃,讓首都文化市場“火”起來。我們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著力健全文化市場體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創意中國》《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等一批優質節目成為觀眾追捧的熱門IP,連年舉辦北京文博會、文化創意大賽等活動,連續六屆的惠民文化消費季累計消費人次3.3億,市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服務支出從2000年的不足400元增加到去年1700元。這就是北京文化産業發展情況。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積極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産業高端化、融合化、集約化、國際化發展,努力建設市場競爭力強、創新驅動力足、文化輻射力廣的文化産業發展引領區。謝謝。

中國日報北京站記者:

我們知道前兩天剛剛發佈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特別憨態可掬,也受到大家的歡迎,我們想問一下,距2022年冬奧會舉辦已經不足一千天了,現在籌辦的進展怎麼樣?謝謝。

林克慶:

感謝大家對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的關心。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們國家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和高度重視冬奧籌辦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去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的“北京8分鐘”裏,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向全世界發出“2022年相約北京”的誠摯邀請,開啟了冬奧的“北京週期”。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奧運的目標和“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與國際奧委會密切溝通協作,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可以告訴大家的是,目前場館、基礎設施建設、賽事組織和賽會服務等各項籌辦工作正按計劃順利實施。就在前天晚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兩個可愛的吉祥物,大家叫“冰墩墩”、“雪容融”正式發佈,可以説冬奧籌辦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在籌辦過程中,我們始終注重把握好以下四點:

第一,綠色辦奧。實施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從能源、場館、交通等領域開展碳減排,力爭實現北京冬奧會碳排放全部中和的目標。綠色能源方面,建設張北柔性直流電網等低碳能源示範項目,建立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實現全部冬奧場館使用綠色電力。綠色場館方面,推動低碳技術應用示範,在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首體短道速滑訓練館、首體冰球訓練館等項目場館使用新型的二氧化碳製冷劑,這在奧運歷史上也是首創,將基本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生態環境零負擔,對全球生態環境建設具有示範意義。綠色交通方面,利用低碳工程技術開展交通設施建設,應用智慧交通系統,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出行模式,冬奧賽區交通將基本使用清潔能源車。

第二,共享辦奧。一是共同參與,實施“共享冬奧”公眾參與計劃,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進社區,助力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二是共同建設,積極吸引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冬奧籌辦,作為北京冬奧組委的辦公地,百年首鋼變得越來越富有生機和活力,將打造為新時代城市復興新地標,這也獲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高度評價。我們還鼓勵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積極參與冬奧,加強朝陽奧林匹克公園、延慶賽區、首鋼園區應用場景建設,讓最新的科技元素在北京冬奧充分展示。三是共同享有,實施冬奧遺産戰略計劃,依託冬奧場館設施等載體,發揮冬奧對區域發展的溢出效應,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帶動群眾就業增收,促進京冀兩地協同發展。

第三,開放辦奧。堅持面向世界,廣泛調動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籌辦工作。一是加強與國際體育組織的密切合作。籌辦以來,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等國際組織開展了深度溝通合作,並與全部7個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加強合作,聘請各聯合會推薦的專家參與競賽和訓練場館的設計和建設。二是廣泛開展與冬奧城市的交流。加強與冰雪運動強國、奧運主辦城市在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講好冬奧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三是助力城市全面開放。借助冬奧籌辦的契機,擴大和深化與國際國內城市之間的全方位、多領域合作,促進北京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開放。

第四,廉潔辦奧。一方面是節儉辦奧,場館持續利用就是最大的節儉。我們在冬奧會中盡可能使用現有場館,北京賽區的13個場館中,有11個是2008年奧運會的遺産;在新建場館規劃中,我們與設計單位、場館業主合作,同步編制場館賽後利用方案,努力實現場館的持續利用、長久利用。另一方面是陽光辦奧。加強監督制度建設,強化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全過程監督,讓籌辦工作像冰雪一樣純潔無瑕。

當前,冬奧籌辦工作即將轉入“測試就緒”階段,明年2月中旬將舉辦延慶高山滑雪世界盃首場測試賽。我們將以辦好系列測試賽為重要抓手,進一步統籌做好各項籌辦工作,並以此加快推動北京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增強“雙奧之城”的實力和影響力,讓奧林匹克運動與城市發展良性互促、實現共贏。謝謝。

胡凱紅:

由於時間關係,最後一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北京空氣質量出現明顯好轉,藍天天數也越來越多。北京在打贏藍天保衛戰過程中都採取了什麼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陳吉寧: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是從1998年開始,已經20多年了,剛才在總體介紹中,我也把有關情況給大家作了介紹。北京的空氣質量在逐步改善,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總的來講,我們主要抓了這麼幾項工作:

第一,調整能源結構。過去北京燃煤總量是2270萬噸,現在已經壓到400萬噸,平原地區基本實現了無煤化,目前全市清潔優質能源佔比超過了96%。

第二,優化産業結構。北京産業結構這些年有很大的調整,特別是第三産業、服務業發展很快,到今年上半年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已經超過82%。重工業,比如石油、鋼鐵、化工等製造業五大高耗能行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從2001年的26.5%下降到去年的8.3%。另外,我們嚴格執法,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1.1萬家,之後實現動態清零。

第三,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放。北京當前的污染結構也在變化,現在主要是機動車。我們在嚴控機動車總量的前提下,也在調整機動車的結構。比如説,新能源汽車,北京現在每年新增的10萬輛機動車指標中,有6萬輛是新能源汽車,這是全世界大城市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佔比最高的。我們也進一步提升用車污染控制水平,比如説2013年到2017年共淘汰老舊機動車216萬多輛。我們也加大環保執法力度,超標排放要受到處罰。這個執法力度在全國也是最高的。

第四,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大氣污染問題是個區域問題,不是單一城市的問題。這些年,我們加大跟周邊城市的聯防聯控,比如,統一重污染的應對標準規範,統一執法。特別是最近京津冀三省市共同推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的地方立法。京津冀三個地方的大氣污染,從環評的統一、標準的統一,逐步在走向立法上的協作,實現“一個文本、三家通過”的立法目標。這也為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了好的條件。

還有,我們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比如剛才林克慶同志講的冬奧會,冬奧會所有場館全部使用新能源,三個主要場館製冷都是用世界最先進水平的二氧化碳做冷凍劑,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為零。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通航,機場所有的場內服務機動車能夠用新能源汽車的,全部都用新能源汽車,所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是未來全球最綠色的機場之一。比如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全部建築均達到綠色建築二星級以上水平,三星級比例達到70%以上,帶動了大氣污染的治理。

在這裡,我也要跟記者朋友們講一下,大氣污染治理越往後越難,每一項工作都是啃硬骨頭的工作,我們會一微克一微克地治理,既打好攻堅戰,也打好持久戰,持續推動北京空氣質量改善,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謝謝。

胡凱紅:

最後,請陳市長再講一講。

陳吉寧:

首先,感謝中宣部和國務院新聞辦今天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向大家介紹首都70年的發展成就,也再次感謝廣大新聞媒體對北京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今天在座的很多記者朋友,你們其實就是生活在北京,你們也是北京的建設者,是北京發展變化的見證者和推動者,對北京的歷史人文、城市風物乃至北京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進入新時代,伴隨著黨和國家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北京這座古老而生機蓬勃的偉大城市也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展現新的氣象。在這裡,再次真誠地希望各位能夠一如既往地關心北京、報道北京,也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批評意見和建議,共同把首都北京建設好、管理好。謝謝大家!

胡凱紅: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這一系列主題發佈會也到此結束。謝謝陳吉寧市長,謝謝林克慶常務副市長和杜飛進部長,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