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家建言: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2019-11-27 07:18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的排名已躍居全球第31位,連續兩年進入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經濟體的行列。這充分印證了我國近兩年推出的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的成效。同時也可以看到,我國與排名領先的經濟體之間仍有差距。未來,如何繼續破瓶頸、補短板?

在近日由財政部、北京市政府聯合世界銀行舉辦的優化營商環境高級別國際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在肯定中國改革成績的同時,提出了一系列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真知灼見。

中國營商環境改善激發了市場活力

近年來,我國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採取了大量改革舉措,包括完善産權保護制度、增強民營企業信心、大幅壓縮審批事項、優化政務公共服務等多方面。這些舉措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得到了國內外業界的充分肯定。“營商環境的改善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同,不少企業反映辦事方便了,管理鬆綁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指出。

例如世行排名的樣本城市北京,兩年來審批環節精簡比例達32%,審批時間壓縮比例達64%,全面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稅費成本2000余億元。第三方調查顯示,企業對北京營商環境現狀總體滿意度不斷提升,正向評價合計佔到7成左右。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盛讚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改革成效,他認為,中國在監管和簡政放權方面的改革具有很大影響力,在監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上做了很好的工作,正在不斷向領先國家看齊。

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看來,評價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中小企業的活躍與發展是最明顯的,具有可觀察性和可衡量性的直觀指標。通過分析比較,他指出,中國的營商環境改善在創業環境、供電、合同執行等三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

“營商環境的改善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內生動力,釋放了內需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指出,簡政放權改革催生大量新增市場主體,對穩增長、保就業發揮了關鍵的支撐作用。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統計,2018年我國平均每天新設企業約1.8萬戶,與2013年相比,目前中國的市場主體數量增加了1倍,達到了1.1億多戶。同時,簡政放權改革也加快了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和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對新興産業、新興業態、新興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的監管,為其成長留下了充分的空間。

在硬指標、軟環境上仍存在可提升空間

從世行發佈的報告來看,我國在一些指標上與排名領先的國家仍有差距。找差距、補短板,成為今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

對此,劉世錦分析了世行報告中得分較低的指標:“首先是獲得信貸,為小微企業服務的機構、金融産品還很缺乏;第二是降低‘五險一金’將切實降低企業負擔,建議把國有資本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份額轉入社保基金;第三是辦理破産,我國當前正處於經濟增速換擋的時期,要發揮優勝劣汰機制,就要完善企業退出程序。”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楊開峰認為,除了在這些指標上的差距外,更突出的問題在於營商環境優化的不平衡、不充分。如在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同類型的企業之間營商環境的要素差異明顯;不充分則主要體現在普遍性、長期性不足,如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知識産權保護、人才環境、公平競爭與監管等,一些地方政府對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還不夠,很多措施沒有瞄準企業的痛點。

“除了硬指標、硬環境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要抓軟環境,調動地方政府和經濟管理部門的積極性,真正為市場經濟服務。”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

王一鳴也指出了優化營商環境仍存在的改善空間,包括市場準入限制還比較多,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時仍有附加條件;市場監管有待改善,一些地方在實施新的監管標準時沒有緩衝期,存在“一刀切”現象;政府服務效率和能力有待提升;信用體系有待健全,難以形成跨部門、跨地區的信用記錄,信用服務市場發展還比較緩慢。

推廣改革經驗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出臺為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提供了法治化保障。在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方面,專家針對痛點難點,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産權保護制度,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完善信用體系和法規體系等多方面建議。

“北京和上海所取得的領先經驗可以拓展到其他省市,如北京和上海在電子政務方面世界領先,而這方面比較落後的地方會迎來很大的進步空間。”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和韓國局國別業務主任、首席經濟學家艾卡思表示,“中國應進一步改善實踐,迎接新的改變和發展,如面對新的技術涌現,需要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應對變化。”

楊開峰也同樣指出,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加大力度改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營商環境,滿足不同地區和企業類型的需要;重視新技術在“放管服”和營商環境中的作用,加快探索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

楊開峰還提出,應從治理現代化的大格局中提升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體現。”他説,從我國建設營商環境的經驗來看,營商環境的建設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緊密結合,要緊緊圍繞現代化的治理理念和新發展理念,聯動“放管服”改革,系統使用不同治理工具、政策工具,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則從深化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方面指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方向。他表示,中國的産業結構正在快速變遷,消費結構快速變化,這些變化要求土地、勞動、資金、技術、數據等要素資源重新配置,他建議進一步深化要素配置的市場化改革,改變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記者 魯元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