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關於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穩定發展。新增公路通車里程近1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33公里;新建鐵路投産里程1719公里,增建鐵路復線投産里程1935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産里程1955公里,武漢-合肥鐵路全面建成,京滬高速鐵路、北京-石家莊-武漢客運專線和蘭渝、貴廣等西部幹線及其他一批重大鐵路項目開工建設;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3億噸;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新建康定、榆林、長白山等8個民用機場。福建寧德、福清與廣東陽江、浙江方家山4個核電項目開工建設,兩淮煤炭基地竣工驗收,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全年原煤産量27.9億噸,增長4.1%,新增發電裝機9051萬千瓦。

    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新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基礎教育信息資源開發與服務、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等信息化試點示範工程啟動實施。運用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重點支持了先進製造業服務體系、農業生産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第三産業增加值達到12.0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2003年以來增幅首次超過第二産業。

    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新開工了10項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達4361億元,落實退耕還林後續政策,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實施退牧還草523萬公頃。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加快,確定了全國首批12個資源枯竭城市,東北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正式成立。中部地區26個城市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243個縣(市、區)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逐步落實,中部城市群發展勢頭強勁,“三個基地、一個樞紐”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東部地區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體制創新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出臺了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意見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繼續向縱深發展。制定和實施了一批扶持老少邊窮地區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區域合作和對口支援不斷拓展,東部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呈良好態勢。

    (五)改革開放邁出新的步伐

    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穩步推進,17家試點中央企業董事會中的外部董事都已超過半數。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改革試點範圍擴大,電信企業資産和業務重組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新移動、新電信和新聯通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航空工業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中航一、二集團合併重組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配套措施不斷完善。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得到較好落實,研究制定併發布實施了增值稅轉型改革方案。中國農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銀行業的資本實力、資産質量和防風險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穩步推進,醞釀多年的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順利實施。修改完成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研究制定了2009-2011年改革實施方案。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開放型經濟繼續發展。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256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進出口商品結構繼續改善,機電産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分別增長17.3%和13.1%。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完善了外商投資、借用國外貸款管理。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92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6%,其中,服務貿易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4.2%,西部和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79.8%和36.4%。安排借用國外貸款2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4%。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95萬億美元。企業對外投資合作步伐加快,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部分)40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6%,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保持較快發展。

圖5: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比重變化情況 新華社發

    (六)民生工作和社會事業得到加強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實惠增多。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761元和15781元,實際增長8.0%和8.4%。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進一步完善,城鎮新增就業111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2%。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擴大,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城鎮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新增1753萬、9387萬、755萬、1637萬和1406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月新增110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城市新增229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全覆蓋(以縣為單位)。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新進展。新建城鎮廉租住房63萬套,通過實物配租和發放租賃補貼,又解決了190萬戶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社區服務體系、兒童福利設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設施以及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扶貧開發力度加大、扶貧標準進一步提高,利用國家以工代賑資金建設了基本農田7.2萬公頃,解決了貧困地區190萬人、11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安排西部地區易地扶貧搬遷人口32萬人。

圖6:城鎮新增就業增加情況 新華社發

    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得到加強。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在3519所農村初中學校新建689萬平方米學生生活設施,支持722所中等職業學校和縣級職教中心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新建改擴建182所特殊教育學校。啟動實施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設。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普通高校招生數增加42萬人,研究生增加2.7萬人。基層醫療服務和計劃生育設施建設加快,支持了2萬餘所鄉鎮衛生院、430個縣醫院、209個縣中醫院和369個縣婦幼保健機構的建設;安排專門資金,支持159個地市級以上重點中醫院、1231個縣級和鄉鎮中心計劃生育服務站建設,對重大傳染病、地方病多發的邊遠地區8800多個村衛生室給予了支持。人口自然增長率5.08‰。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和自然遺産地保護、旅遊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新聞出版、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等事業繁榮發展。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得到加強。

    (七)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加快

    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全年累計安排423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循環經濟發展、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改造、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節能環保能力建設等。推廣節能燈6000多萬支,限産限售限用塑料購物袋取得明顯成效。發佈了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建築、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節能取得新進展。實施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攻克了一批重點行業的重大節能減排技術,在重點領域和行業進行了大規模示範和推廣應用。第二批國家循環經濟示範試點順利實施,啟動了14家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經濟政策的激勵作用進一步強化,發佈實施了節能節水環保設備所得稅優惠政策,調整了不同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完善了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出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和配額交易方案。開展了省級政府2007年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節能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的評價考核,公佈了2007年度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重點耗能企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進展順利。組織開展了節能減排專項督察和環保專項執法行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等宣傳活動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果。

    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塔裏木河治理、黑河治理、首都水資源保護工程積極推進,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全面啟動;在繼續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保護工程的同時,啟動了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松花江、淮河、遼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積極推進。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順利實施。農村環保全面啟動。全國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149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65%和64%,均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燃煤電廠脫硫改造進一步推進,又有近1億千瓦火電機組安裝了脫硫設施,已佔火電裝機總量的60%左右。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相關鏈結
· 關於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