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第十五篇 軍民融合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第五十九章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為指導,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著眼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以提高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為根本著力點,深入推進軍事訓練轉變,堅持科技強軍,加強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建設,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後勤步伐,加緊培養新型高素質軍事人才,提高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加強科學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優化領導管理體制,健全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推動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組織、軍事管理創新。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力量,增強執勤處突和反恐維穩能力。加強後備力量建設,鞏固軍政軍民團結。

    第六十章 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堅持國家主導、制度創新、市場運作、軍民兼容原則,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充分依託和利用社會資源,提高國防實力和軍事能力,大力推進軍地資源開放共享和軍民兩用技術相互轉移,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滿足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需要的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體系。

    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産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優化結構,增強以信息化為導向、以先進研發製造為基礎的核心能力,加快突破制約科研生産的基礎瓶頸,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化發展。完善武器裝備採購制度。改進軍隊人才徵招選拔,完善從地方直接徵召各類人才的政策制度。完善退役軍人安置政策,加強退役軍人培訓和就業安置工作。穩步推進以生活保障、通用物資儲備、裝備維修等為重點的軍隊保障社會化改革,形成與國家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體系相適應的軍隊職工管理制度,建立軍民結合的軍事物流體系和軍地一體的戰略投送力量體系。

    堅持經濟建設貫徹國防需求,加大重大基礎設施和海洋、空天、信息等關鍵領域軍民深度融合和共享力度,完善政策機制和標準規範,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良性互動。強化全民國防觀念,健全國防動員體系,加強人民武裝、國民經濟動員、人民防空、交通戰備建設和國防教育,增強國防動員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能力。

|<<   上一頁  16   17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新華社播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
· 關於“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 熱議“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 "十二五"規劃綱要關於港澳的闡述具有里程碑意義
· 代表委員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
· 臺媒看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與“十二五”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