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十三:環境保護事業取得新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09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之十三:

環境保護事業取得新進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的環境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得到加強,污染治理投入穩步增加,環境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環境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

    十六大以來,我國的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工作穩步推進,各地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積極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環境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資料圖片:6月16日,寧夏英力特中寧電廠的煙囪被爆破拆除。當日,寧夏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寧夏英力特中寧電廠兩台2.5萬千瓦的小火電機組實施關停爆破。這標誌著寧夏節能減排、關停小火電機組的工作全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工業“三廢”治理成果初步顯現。2006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0.7%,比2002年提高2.4個百分點;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為81.8%,提高11.6個百分點;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為87.0%,提高12.0個百分點;工業粉塵排放達標率為82.9%,提高21.2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60.2%,提高8.3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率為27.4%,提高10.3個百分點;“三廢”綜合利用産品産值達1026.8億元,增長1.7倍(見表1)。

    2006年全國共有廢水治理設施75830套,比2002年增加12891套;有廢氣治理設施154557套,增加16889套,其中脫硫24530套,增加5747套。2006年建成並投入運行的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為1.04億千瓦,首次實現當年新增脫硫裝機容量超過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裝備脫硫設施的火電機組佔全部火電機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0%提高到2006年的30.0%左右。2006年,全國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1439萬噸,比2002年增長1.1倍;工業煙塵去除量23565萬噸,增長68.3%。

    在國家環境監測網實際監測的745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和Ⅴ類、劣Ⅴ類水質的斷面分別佔40.0%、32.0%和28.0%。總體來看,2006年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與上年相比保持穩定。

    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趨於好轉。2006年監測的559個城市中,空氣質量達到或優於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佔62.4%,比2002年提高28.6個百分點;劣于三級標準的佔9.1%,降低22.1個百分點。2006年全國監測城市中,66.5%的城市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或優於二級標準,比2002年提高29.7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達到或優於二級標準的佔86.8%,提高9.2個百分點。

    城市環境治理能力繼續增強。2005年底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5725萬噸,比2002年增長60.0%;城市污水處理率由2002年的40.0%提高到2005年的52.0%。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15577萬噸,比2002年增長14.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2002年的29.8%提高到2005年的32.6%。2006年全國開展區域環境噪聲監測的378個市(縣)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好”和“較好”的城市為260個(佔68.8%);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的398個市(鎮)中,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點68.0dB(A)的城市229個(佔57.5%)。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幅減緩。“十一五”規劃綱要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2006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589萬噸,比2005年增長1.5%;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1428萬噸,比2005年增長1.0%。儘管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0%的目標,但與2005年相比,2006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增幅分別回落11.6和4.6個百分點。污染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

    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得到加強

    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以六大林業工程為重點,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同時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監管力度,頒發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出臺了“東擴、西治、南用、北休”的林業區域發展戰略,推動了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出了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生態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林業生態建設穩步發展。第六次(1999─2003年)全國森林資源清查資料顯示,我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比第五次(1994─1998年)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增長10.0%;森林覆蓋率為18.2%,增長1.7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為125億立方米,增長10.6%。2003至2006年全國共完成營造林面積2901萬公頃,年均完成725萬公頃;2006年六大林業重點工程營造林面積320萬公頃,佔全部營造林面積的76.3%。造林面積增長的同時,林種結構進一步調整,造林質量呈上升趨勢。

    荒漠化和沙化整體擴展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第三次(2004年)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表明,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荒漠化和沙化整體擴展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全國沙化土地由20世紀末每年擴展3436平方千米轉為每年減少1283平方千米。截止到2004年,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4萬平方千米,比1999年減少37924平方千米;重、極重度荒漠化面積在荒漠化面積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47.3%下降到2004年的38.7%;全國沙化土地面積174萬平方千米,比1999年減少6416平方千米;流動、半固定沙化面積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36.1%下降到2004年的33.9%。

    自然保護區較快增加。截止到2006年底,全國自然保護區數量達到2395個,比2002年增加638個;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5154萬公頃,增長14.0%;自然保護區佔轄區面積比重為15.8%,提高2.6個百分點。

    濕地資源得到進一步保護。我國首次(1995-2003年)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濕地總面積為3849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4.0%,其中,自然濕地3620萬公頃,佔濕地總面積的94.1%。全國共有30塊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總面積達430萬公頃。我國濕地面積快速減少、功能下降的趨勢初步得到控制,生態功能逐步得到恢復和改善。

    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新進展。截止到2006年底,全國累計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9749萬公頃,比2002年增加了1208萬公頃。

    三、污染治理投入穩步增加

    黨的十六大以來,各級財政加大了對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國家還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乃至外資投向環保事業和環保産業,帶動了全社會環保投入較快增長。2006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為2566億元,比2002年增長87.7%;環境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由2002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22%。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315億元,比2002年增長66.7%,城市燃氣、集中供熱、園林綠化和市容環境衛生四項投資增長幅度均在75.0%以上;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完成投資484億元,比2002年增長1.6倍,治理廢水、廢氣、噪聲和其他污染的各項投資均在1倍以上;實際執行“三同時”項目環保投資767億元,比2002年增長96.9%(見表2)。2006年營造林固定資産投資479億元,比2002年增長60.8%;其中國家投資368億元,增長48.6%。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保護産業十分重視,加大了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地拉動了環境保護相關産業的市場需求,環境保護産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據統計,2006年我國從事環境保護相關産業的單位(全國國有及年收入2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事業單位)約1.25萬個,從業人員約170萬人,年收入總額約6千億元,實現利潤約520億元。環保産業持續快速發展,為防治環境污染、保護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環境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

    近幾年來,我國頒布了9部環境保護法律、15部自然資源管理法和50多項環境保護行政法規。主要包括《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2006年,發佈各類環境保護標準118項,其中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2項,國家環保行業標準113項,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政策3項。

    加大了環境執法檢查和行政執法的力度。國家連續對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等法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推動重點地區的污染治理。國家發佈了《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加大了對國家公職人員環保不作為、亂作為的懲治力度,建立起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度。連續三年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公民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167萬人次,檢查企業72萬多家,依法查處7.5萬多起環境違法案件,取締關閉違法排污企業1.6萬家,對1萬多個環境污染問題單位實行掛牌督辦;檢查工業園區1900多個、園區企業近3萬家,查處違法企業4000多家。國家還開展了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依法處理多起違法行為。在加強對環境污染執法監督的同時,開展了生態保護執法檢查,打擊了自然保護區違法開發行為。

    我國環境保護事業雖然取得了新的進展,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環境污染事故時有發生,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實現“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儘快改善重點流域、重點區域和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的目標,尚需付出極大的努力。 

國家統計局發展回顧系列報告: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之一:大開放 大發展 大跨越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之二:對外開放邁向新臺階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之三:就業規模持續穩步擴大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四:基礎産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五:國內市場繼續保持繁榮活躍格局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六: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之七:城市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之八:工業經濟在改革與調整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發展回顧報告之九:交通運輸業與時俱進全面發展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之十:郵電通信業持續快速發展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之十一:科學技術邁出新步伐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十二: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相關鏈結
·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十二: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 統計局發展回顧報告之十一:科學技術邁出新步伐
·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之十:郵電通信業持續快速發展
· 發展回顧報告之九:交通運輸業與時俱進全面發展
· 發展回顧八:工業在改革調整中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 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七:城市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