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工商總局:持續改革攻堅 發力“放管結合”

2017-04-02 08:23 來源: 工商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持續改革攻堅 發力“放管結合”
——總局推進企業註冊和監管重點改革綜述

商事制度改革實施以來,國家工商總局及地方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在企業登記與監管領域相繼實施一系列改革舉措,為創業創新“松了綁”、為市場監管“強了身”。3月28日,全國企業登記與監管重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舉行,明確部署了今年相關重點改革工作。在30日總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總局企業註冊局、企業監督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對具體工作措施作了進一步介紹和解讀。

“放管結合”成績顯著

構建完善“放得活”“管得住”的市場環境,一直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點目標。改革實施以來,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企業註冊便利化,實行註冊資本實繳改認繳,推行“先照後證”改革,壓縮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在協同推進“放管服”改革方面成績顯著。2015年和2016年,“三證合一”“五證合一”改革相繼實施,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穩步推進,進一步降低了創設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極大激發了創業創新活力。2016年,我國新設市場主體達1651萬戶,平均每天增加4.5萬戶,其中新設企業552.8萬戶,平均每天增加1.5萬戶。

隨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國一張網”)的建成,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依託這一平臺,在開展企業年報公示的基礎上,創新運用信息公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等手段,逐步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監管新機制。

2016年,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開展抽查150批次,抽查企業105.37萬戶,抽查結果均已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歸集到企業名下並對外公示。目前,全國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已累計向相關部門推送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515.07萬戶,對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336.41萬名“老賴”依法限制任職7.11萬人次。“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格局初步形成。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動下,我國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不斷激發,新動能加快成長。2016年中國營商環境在189個國家和經濟體中排名第78位,較3年前提高了18位。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新設立小微企業的開業率和活躍度保持在70%以上。第三産業新增企業佔新增企業總量的80.7%,新産業、新業態快速增長。

構建便捷市場“進出”通道

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今年明確的任務要求。按照這一要求,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今年以推進企業註冊便利化為主線,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電子營業執照應用、企業名稱管理改革、企業簡易登出登記改革等一系列重點工作。

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是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企業註冊局負責人表示,隨著這項改革的推進,營業執照將集中整合一般經營項目涉企證照事項和企業登記信息能夠滿足政府部門管理需要的涉企證照事項,進而大幅縮短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將全面梳理涉企證照,明確整合範圍,進一步完善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做好信息共享,同時做好與有關部門的銜接,實現“一照走天下”。

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要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將在今年全面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進一步擴大電子營業執照應用。10月底前,在保留窗口登記的基礎上,全國各級企業登記機關將開通網上登記系統,實現區域全覆蓋、業務全覆蓋、企業類型全覆蓋。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還將加快建立全國統一標準規範的電子營業執照模式、管理系統及管理機制,推進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子營業執照證照庫,確保在今年10月底前全國各企業登記機關都具備電子營業執照發放能力,逐步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的互通互認互用。

針對創業領域“起名難”“退出難”等情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推進企業名稱庫的全面開放,建立完善禁限用詞庫、企業名稱查詢比對系統,方便申請人進行篩查,合理簡化名稱審核流程,穩妥推進企業名稱管理改革。同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以構建便捷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為目標,將全面實行企業簡易登出登記改革。

抓住信用“牛鼻子”

當前,商事制度改革正處於從“放活”向“管好”推進的重要階段。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牢牢抓住信用“牛鼻子”,通過創新監管方式,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推行各項事中事後監管改革措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總局企業監管局負責人表示,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將落實好《工商總局關於新形勢下推進監管方式改革創新的意見》,按照《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第一版)》的指引,結合各地實際和風險分類監管、大數據監管等情況,完善隨機抽查的體制機制,加強各業務條線抽查工作的融合,全面實行各業務部門聯合抽查。同時,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注重信息化手段在抽查中的運用,加強“雙隨機”抽查和風險分類監管、大數據監管的融合。

2017年是年報公示制度施行的第四年。這名負責人表示,該制度實施以來,既方便了企業和群眾,又促進了企業誠信自律,在擴大社會監督、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成效顯著。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將逐步建立年報工作長效機制,摒棄“保姆式”監管,引導企業增強主體責任意識和第一責任人意識,自覺報送年度報告,自主公示即時信息,同時將在每個省區市選取一個地級市開展企業主動年報公示改革試點。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作為企業的“光榮榜”“成績單”,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和應用,在商業交易、銀行信貸、招投標、授予榮譽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今年總局將全面建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系統在事中事後監管中的作用,將各類涉企信息完整、準確、及時地記于企業名下,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推動工商內部各條線涉企信息數據質量和歸集數量“兩手抓、兩促進”,做好政府部門間涉企信息的歸集共享;堅持信用監管的理念,依託公示系統著力加強對企業登記事項的監管,運用大數據加強對登記事項的日常動態監管;對登記事項的日常動態監管結果納入風險評估指標體系,開展監管風險動態評估,切實提高市場監管的能力和水平。

落實好今年企業登記和監管領域重點改革工作,事關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大局,也關係著千萬群眾切身利益。全系統必將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攻堅克難、紮實工作,推進企業登記和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