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 網民陽光説 : 建議普法和安全教育進課堂、安全急救知識進課堂。學生處於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現實中很多孩子對違法現象認知不足,無法意識到嚴重性,因此做好普法、安全教育尤為重要。同時,加強學生對意外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的學習,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接受能力,普及相應的安全急救知識。
  • 教育部答網民: 感謝您的留言。一、關於普法教育的情況。教育部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要求,經過深入科學論證,對法治教育進行了系統設計。二、關於安全教育的情況。已將安全急救知識有機融入道德與法治、科學、生物學、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 查看全文>>
  • 網民玨説 : 地方發展依靠人才,也受制於人才,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外地人才不願來,家鄉孩子不願留。許多本地孩子對家鄉的認識不足,甚至對家鄉的歷史、人文等一無所知,導致缺乏愛鄉情懷,缺乏投身家鄉建設的思想基礎。因此,建議將地方人文知識編成教材,納入義務教育學習內容。
  • 教育部答網民: 結合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教育部已將地方人文知識納入道德與法治、地理、綜合實踐等必修課中。如: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要求學生“了解對本地區發展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主要物産等有關知識,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歷史要求學生“開展社會調查,了解改革開放前後家鄉的變化”;地理要求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了解家鄉的發展規劃,關注家鄉的未來發展,樹立建設家鄉的志向”等。 查看全文>>
  • 網民為祖國做點實事説 : 建議義務教育課程提供公益網絡授課,線上教育可側重基礎知識講解、思維啟發和知識面引導拓展,邀請全國名師講課,做到名師共享,這樣的話,課上沒聽懂的同學也可以復習。
  • 教育部答網民: 2020年2月17日,教育部正式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遴選開發優質在線教育資源,有力支撐了“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開展。2020年春季學期,共組織建設上線了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課程學習資源4649課時。為鞏固春季學期“停課不停學”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推進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緊密融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農村地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教育部按照“四高”的標準,即依託教育質量高的地區、辦學水平高的學校、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和專業水平高的技術團隊,開發了3803課時資源,使課程體系更加完善,覆蓋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讓呈現方式更加合理,師生使用更加自主,實現了從疫情期間應急方案到精品課程的全面升級。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豐富雲平臺的教學資源,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共用,拓展完善平臺功能,提供更加多樣的服務和支持。 查看全文>>
  • 網民長念説 : 教育部學信網,學籍認證中心,電話常年打不通,而且不再接受面訪,網絡每年需要維護升級,導致學籍在線認證,學歷在線報告的問題每年都出現,而且有時客服需要一至兩年時間去處理。請教育部儘快全面實施終身電子證書制度,取消在線驗證,認證報告等重復認證,既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又為求學者及學生提供實質便利。
  • 教育部回復: 學歷證書是高等教育法授權高等學校頒發給學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學業證書,網上查詢、電子認證和書面認證均屬證書的核查驗證服務。為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減少和避免“重復證明”,簡化群眾辦事創業手續,經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凡2002年(畢業時間)起已在高校學生學歷信息管理系統相關數據庫中註冊的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原則上實行網上查詢和電子認證,不再受理和出具書面認證報告。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優化學籍學歷電子認證程序,為群眾辦事創業提供便利。 查看全文>>
  • 網民董鐵路説 : 現實中有許多像我一樣的鄉村醫生,早年上過衛校或醫學專科學校,也從事鄉村醫生許多年,但由於助理醫師考試製度要求學歷學信網認證,我們無法辦到。原因是我們學習的時候根本沒有“學信網”,所以我們的學歷無法認證,也沒有資格參加考試。
  • 教育部回復: 學信網可查詢國家承認的高等教育學籍學歷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條:“高等學歷教育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若畢業于衛校,因衛校不屬於高等學歷教育體系,因此在學信網無法完成學歷認證。若畢業于醫學專科學校且獲得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對於2002年以前的高等教育學歷證書,以及2002年之後未在高校學生學歷信息管理系統相關數據庫中註冊的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如有需要,可免費申請書面認證報告。 查看全文>>
  • 網民憶説 :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社區居民生活密集,許多地區在整體規劃缺乏體育健身場館,滿足不了居民健身需求。建議,儘快向社會免費開放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在課餘和節假日時間充分利用公共設施,響應全民健身政策,滿足人們基本的健身場所需求。許多中小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完備,有燈光球場,但課餘時間長年閉門閒置,是公共資源極大浪費。望政府儘快整體協調,促進全民健身,社區居民生活健康和諧。未來社區建設規劃考慮按人口比例進行健身場所配置。
  • 教育部答網民: 當前學校體育場館的教學屬性和社會健身要求不相匹配;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資源不足、使用效益不高;學校體育教學時間和社會開放時間存在一定衝突;服務運行的盈利性和公益性難以平衡以及責任認定難以區分;社會公共體育場館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教育部將積極會同體育總局等部門,推動地方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和社會公共體育場館雙向開放,有效緩解廣大青少年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與體育場館資源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的繁榮發展。 查看全文>>
  • 網民故故故事啊説 : 今年疫情下的大學畢業生工作難找,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學生,更難,當初上大學是借的國家貸款,今年這樣的情況,政府有沒有針對國家貸款還款的優惠政策呢?希望國家能考慮考慮,四年三萬二的學費再加利息,對於農村農民來説,確實負擔很重。
  • 教育部答網民: 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負擔,2020年7月14日,報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印發《關於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教財〔2020〕4號),將助學貸款還本寬限期從3年延長至5年、貸款最長期限從20年延長至22年。調整助學貸款利率,2020年1月1日起,新簽訂合同的助學貸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30個基點執行。 查看全文>>
  • 網民麗傑説 : 我是一位母親,我的孩子也到了入托的年齡。幼兒階段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非常關鍵,這群孩子需要得到規範化、專業化的教育和照顧。我建議:1.提高幼師教育隊伍人員素質,對公立私立幼兒園進行考核,考核維度中增加孩子監護人評價;2.將幼兒園及幼師資質公開透明,像企業一樣有信息可查,有問題納入徵信系統。
  • 教育部答網民: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發展。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發〔2018〕39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對新時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作出了全面系統的部署,對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完善監管體系等作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對幼兒園辦園行為實施督導評估。二是建立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三是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工作。 查看全文>>
  • 網民國富民強説 : 目前有的農村教育資源比較匱乏,很多農村學校一個老師兼職很多課程,甚至有的校長親自代課,根本無法兼顧過來,有時一學期的課程到最後上不完,農村的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請國家出臺有效的政策,讓農村的孩子也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教育環境。
  • 教育部答網民: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短板弱項,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舉措,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大背景下,實現鄉村教師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鄉村教育。 查看全文>>